Post By:2008/2/16 11:56:53
很多年前,有个男孩,家里很穷,买不起新衣服,甚至连上学的本子都要节约着用,用完了正面再用反面。一天,班里调来一位新生,是个漂亮的小女孩,扎着鲜艳的蝴蝶结,背着一个让全班同学都眼红的书包。女孩跟他成了同桌。
她的文具盒里装满了铅笔、橡皮,书包里有很多崭新的方格本和算术本,男孩偷眼看着,心里既嫉妒又眼馋。
男孩自尊心很强,怕女孩笑话,本子用完了,也不记笔记,只靠脑子背。女孩感到奇怪,有一天问他,他说:“会了,就不用记了。”女孩好像明白了些什么,主动拿出两本本子给他,男孩当场拒绝了,女孩羞红了脸,几天不和他说话。有一次,班里组织看电影,每人交五分钱,男孩没有钱,没有报名,女孩高兴地跑到他跟前,对他说:“明天下午看电影,我替你把钱交了。”男孩气恼地说:“我不去,用不着你给交。”女孩委屈地哭了,说:“你长大有钱还我还不行吗?”男孩没有说话,勉强答应了她。
可是,第二年,女孩的家要搬了,男孩不知道她家搬到什么地方,只觉得她要走了有种留恋的感觉。第二天,他没有上学,早早站在县城通往外地的唯一一条公路旁,一辆大货车开了过来,女孩跟他哥哥站在车厢两边的护栏里,女孩看见了他,高兴的向他挥着手,男孩跑上去想跟她说点什么,可是车速很快,一溜烟从他眼前过去了。
第二天上学,班里一个女同学给男孩送来一个沉甸甸的牛皮纸包,说他的同桌给他的。男孩打开,看到的是厚厚一摞没用的作业文,算术、图画、方格本……还有她用过的漂亮的文具盒,里面装满了铅笔,还有一支能抽水的钢笔,笔中间夹着一张纸条,上面写着:“送给我最好的同桌同学”。
男孩哭了,也就是从那天起,他幼小的心灵知道了什么叫疼痛。
一晃几十年过去了,男孩读完大学,又读博士,最后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,随着时间的递增,他越来越怀想那个当年跟他同桌的小女孩。他在报纸上登载了广告,寻找那个叫王丽晨的女孩。
电视台的记者知道了,邀请他做了一次访谈,面对着现场许多观众,他把掩藏在心底的那段往事说了起来。说到动情处,他几次哽咽,说如果能见一见当年那个跟他同桌的女孩,他死而无憾了。
主持人问他,“为什么非要见她呢?‘相见不如想念’,保留着最初的那份美好,为她祝福,不是很好吗?”
他摇了摇头。
主持人:“王丽晨现在已经步入了中年,也许已经发福,也许过得不太如意,如果是这样,你还会执意要见她吗?”
他说,“是!”
主持人:“是想回报她当初的恩情——不,确切说是纯真的友情,还是为了当面向她说声谢谢呢?”
他说:“我想对她说声谢谢,这么多年来,我一直在想着她,甚至没有一天忘记过她,可以这样说,正因为当初她给我的精神支柱,我才一直顽强地走到今天,从来没有懈怠过——”
主持人满意地点着头:“再呢,有没有了呢?”
他从主持人手里接过话筒,泪光闪动:“我想看见她还活着,跟我一样呼吸着新鲜的空气,我就知足了,放心了,再没有别的。”
现场掌声雷动。主持人对着观众说:“那好吧,让我们大家一起帮助刘总寻找王丽晨,帮他实现这个多年的心愿。”
几天后,身为老总的他收到一封信:
“亲爱的刘兵同学,不瞒你说,那天,我就坐在观众席上,我之所以不见你,一是因为你很富有,二是我现在很丑陋,这两样都使我没有勇气去见你。我很赞同主持人的那句话,有些美是只适合放在心里的,就像一坛酒,一旦打开,味道就不如从前了。如果你真的对我怀有感激,那么就在心里保留着我最初的那份美好吧。很感谢这么多年,我一直活在你的心里,希望我能一直这样活下去,那将是我最大的荣幸和心愿!”
他把信读了三遍,默默地对折起来。
他知道该怎么做了。他不会再去找她,他会在心里保留着她最初的美丽,直到永远。
他不会知道,这封信就是那个主持人所写,而他所要找寻的王丽晨,已经于三年前因病去世。那个主持人是她的哥哥。